现代农民“对话”学界精英,共同勾勒现代农业新征途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 陈沛 文 朱哲 摄影
15岁的大河财富中国论坛,财富蓝的底色染上一抹“丰收金”。
2019年12月12日~13日,2019(第十五届)大河财富中国论坛将在郑州盛装开启。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之年,本届论坛以“回望与展望:你好小康”的时代话题,赢得政经学界精英最广泛的关注与参与。
以学术洞见前景,用实践探索未来。在“全面实现小康”的宏大命题下,在河南广袤农村开拓耕耘的现代农民首次亮相大河财富中国论坛,与推进农村工业化的学界精英一道,在现代农民圆桌前“共话”现代农业新征途。
| 穿越70年时空,“对话”经典学术巨匠
15岁的大河财富中国论坛是政经学界精英思想交锋与碰撞的舞台,亦成为洞见中原经济未来走势的风向标,学术分享是大河财富中国论坛秉承的办会理念与底层基因。
今年,张培刚发展经济学研究基金会为本届论坛提供全程学术支持,张培刚先生《农业与工业化》出版70周年学术分享会专场,亦将成为本届论坛最瞩目的学术分享会。
“一本著作一旦出版,十年后还被提及的,已经不多;五十年后还依然被提及的,更是少数;如果在出版七十年后还经常被提及,那就可以视为学术经典。”香港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在推荐张培刚先生《农业与工业化》一书时如是说。
70年前,时年36岁的张培刚凭借在哈佛读书时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获得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的哈佛大学经济学科最高奖“大卫·威尔士奖”。
这是第一本试图从历史上和理论上比较系统地探讨农业国工业化问题的学术著作,也被视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之作,张培刚先生也因此被称为发展经济学的奠基人。2011年,老先生驾鹤西去,但学术影响长存。
《农业与工业化》这部与新中国同岁的巨匠之作,在当下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如果说此前70年,是中国农业工业化量变积累的过程,那么在全面实现小康与现代农业兴起的关键节点中,中国农业与工业化则进入一个新临界,亟待完成质的一跃。
本届论坛中参会的政经学术精英将秉承张培刚先生的学术理念,开放式地吸收中外70年来农业工业化发展成果与经验,以“70载:农业与工业化新临界”“全面小康后的农业与工业化”等紧扣时代的话题,在农业与工业化的辩证关系中洞见农业工业化发展新路径。
| 现代农民首次亮相论坛与学界,“共话”现代农业新征途
《农业与工业化》出版70周年学术分享会这一重量级学术分享落地河南、走进大河财富中国论坛,亦有其深意所在。
在这个特殊的实现全面小康之关键年份,15岁的大河财富中国论坛也首次聚焦现代农民这一特殊而具重要意义的群体,从9月份开始,大河财立方重磅推出关注新型农民特别报道,记者分赴河南省10多个县市,实地探访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故事,并邀请11个县区的现代农民创富方阵参加大河财富中国论坛。
从利用荒坡兴起的光山油茶产业,到依托绿水青山招来“金山银山”的嵩县手绘小镇;从依托泡桐奏响富民曲的“中国乐器村”兰考徐场村,到素有“中国第一米”的原阳大米产业;从因地制宜的鲁山县的山地民宿,到走出国门的夏邑县的食用菌产业……
这些现代农民创富方阵的背后,预示着现代农民的群体性崛起——现代农民不但懂技术、懂种植,还要懂市场、懂营销、懂品牌,并成为当地产业兴旺的生力军、市场开拓的先行者、创新创业的带头人和带动小农户发展的先锋队。
在现代农民圆桌的环节中,现代农民代表将从河南省的一线农业产业实情出发,与推进农村工业化的学界精英一道,围绕“农业工业化”这一核心议题,完成从理论到实践、从研究者到践行者的维度思考与角色闭环。
| 打通农业上行“通话”渠道构筑,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效平台
事实上,走过14年征程的大河财富中国论坛,在河南打造的不仅是一场场具备高度影响力的财富盛会和相互交融的商业思想高地,它更以务实的办会理念,为河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贡献主流媒体应尽的社会责任。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随着现代农民市场意识的深刻觉醒,不少合作社负责人汲取现代农业经营理念,把目光投向“互联网+农机作业”“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新模式纷纷涌现,“田保姆”越来越多。
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电商平台借船出海,利用各种形式广开销路,对接需求方订单生产等,生产经营更为贴近市场、贴近前沿。
现代新型农民在经营与市场的开疆拓土,也对互联网、金融、技术等多方资源要素产生渴求。针对这种情况,论坛组委会依托大河财立方“链接世界、赋能中原”的平台使命,嫁接多种资源,与拼多多、京东、苏宁等国内头部互联网企业一道,搭建农产品上行渠道与展示平台,帮助农产品更好地与市场对接。
此外,论坛组委会还将与实业领袖、金融机构负责人一道,在互联网平台、技术、融资和市场等方面,为全省各地农业产业提供更多支持和助力,使得本届论坛真正成为支持新型农民、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效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