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湖区举办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智慧农业论坛
10月18日,由湖南农业大学和中共大通湖区委区管委会联合举办的大通湖区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暨智慧农业论坛在大通湖区举行。立足稻渔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前景,通过“美食+文化+旅游”融合,实现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胡培松、李培武、刘少军和十多位专家教授参加论坛会,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建初,益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汤瑞祥到会讲话,大通湖区委副书记、区长陈万军分别欢迎致辞,大通湖区委书记何军田等区镇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参加。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唐建初作重要讲话
益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汤瑞祥作重要讲话
论坛交流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教授做了《关于稻渔综合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做了《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唐启源做了《对大通湖稻及蟹稻产业发展的认识与技术探索》,中联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监袁永富做了《中联水稻全程数字化管理思考与实践》和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春做的《大通湖区“稻渔123工程”的创新与实践》五个专题学术报告,五位专家演讲生动翔实,展望了稻渔产业发展前景。同时,还就如何推进大通湖区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大通湖区乡村振兴等问题与现场专家、经营业主代表进行了互动交流,对推动大通湖区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好的意见建议。
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教授作《关于稻渔综合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作《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学术报告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唐启源作《对大通湖稻及蟹稻产业发展的认识与技术探索》专题学术报告
中联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监袁永富作《中联水稻全程数字化管理思考与实践》专题学术报告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王春作《大通湖区“稻渔123工程”的创新与实践》专题学术报告
大通湖区地处洞庭湖腹地,素有“鱼米之乡”“河蟹之乡”“洞庭之心”的美誉,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湿地资源保护区和国家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大通湖是天然健康的养殖基地,大湖水面12.4万亩,精养池塘4.9万亩,稻虾(蟹)综合种养13.7万亩,我区被誉为“中国淡水渔都核心区”,水产养殖是我区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大通湖区始终坚持“绿色优质、生态安全、产出高效”的原则,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大通湖区稻虾、稻蟹产业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创建。目前,大湖天然养、池塘生态养、稻田标准养三种模式各具特色,稻虾、稻蟹种养专业合作社120多家,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带动5800余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虾蟹年产量达2.3万吨,产值7.4亿元,优质稻米年产量达8.4万吨,产值11.34亿元。稻渔模式每亩平均产值达6500元,每亩平均纯利达4200元。
专家现场访谈
通过此次论坛交流活动,专家们从稻虾、稻蟹等养殖技术、养殖模式、深加工、市场动向等方面给大通湖区建言献策,并对大通湖区农旅融合发展模式给予肯定,也增强了大通湖区与各科研院所的学术交流、产学研结合,为促进大通湖区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