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市从产粮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型综述
“以棚膜经济为主的园艺特产业发展到35万亩,产值实现8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去年,榆树市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90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000户,规上企业达到89户,长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6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04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榆树市副市长高洪洲说。
多年来,榆树市委、市政府着力优化提升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不断拓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效途径,使这个素有“天下第一粮仓”美誉的县级城市在广袤的的黑土地上悄然崛起。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榆树市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从过去的产粮大市向农业强市嬗变。
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榆树市挖掘农产品资源优势,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让产品与消费者有效衔接。积极引进知名电商入驻民营经济创业园区,打造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启动实施“金土地店店通”工程,开展农村电子商务试点示范,鼓励和引导群众网上创业,全市返乡就业大学生2000余人,现有网民60多万,培育了坤泰农产品展销中心、郭老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青岳精品编织有限公司等7家长春市首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点,2018年实现网上销售额2000多万元。
本地最大的电商企业坤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曙光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经营的乾蕴牌榆树大米取得了长春市、吉林省及国家级众多荣誉。在网络上,“2018中国十大好吃米饭”成为了热搜词,乾蕴牌榆树大米排名十分靠前。2018年,企业大米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过腹转化变粮食包袱为财富
榆树市把发展畜牧经济作为产粮大县实现粮食就地转化、过腹增值的有效途径,拓展了从“五谷丰登”到“六畜兴旺”的富民强市之路。据榆树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截至2018年,榆树市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7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43%。在弓棚镇建设了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年交易量120万头、东北地区最大的生猪交易市场,搭起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生猪销售通道。榆树市连续11年获得生猪调出大县称号,生猪数量发展到285万头。
五棵树镇养牛产业形成规模,年出栏肉牛在4万头以上,成了名副其实的“肉牛之乡”。以正大集团一亿只肉鸡全产业链项目为引领,打造了现代畜牧业的“榆树样板”。吉林正大食品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高凤洪介绍说,正大集团一亿只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48.6亿元,以农民合作社作为项目的立项主体,在饲料厂及养殖场周边布局50万亩饲料玉米生产基地,统一采购生产资料、集约化种植,实现了种养加全产业链融合式发展,为农业大县加快向农业强县转变创出了一条新路。
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
榆树市立足产粮大县的资源优势,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举全市之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基地,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探索出一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榆树市在榆陶公路两侧高标准打造了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环城工业集中区两个省级开发区。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3.55平方公里,已引进企业260户,其中规上企业24户,形成了玉米化工、生物制药、白酒酿造、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环城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引进企业170户,其中规上企业23户,创新优势明显、发展势头强劲。
榆树市依托丰富农产品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着力引进国内外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战略投资者,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以榆树钱酒业为龙头,全市酿酒企业达到50家,年转化粮食2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拉动就业1600人。以中粮生化能源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大型玉米加工企业发展到4家,年加工转化玉米150万吨,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2200人,切实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榆树市现有温室、大棚面积7.2万亩,棚膜园区104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0个、省级园区29个。保寿镇民悦合作社负责人徐禹庆说:“从2013年成立之初,固定资产从成立之初的十几万元发展到今天的几百万元。近两年,合作社先后投入200多万元修建了农机大库、现代化水稻催芽车间、农产品初加工冷库、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及学习培训设施。随着2017年有机认证的通过,鸭田米的大面积种植,农民每公顷土地能增收5000元以上。”
目前,榆树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1件、吉林省著名商标22件、长春市著名商标25件。“三品一标”认证企业27家,认证产品数量45个,总面积132.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2.65%。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23.6万亩,榆树玉米被评为“中国好粮油”,榆树大米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榆树市被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以棚膜经济为主的园艺特产业发展到35万亩,产值实现8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去年,榆树市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90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超过1000户,规上企业达到89户,长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6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04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榆树市副市长高洪洲说。
多年来,榆树市委、市政府着力优化提升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不断拓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效途径,使这个素有“天下第一粮仓”美誉的县级城市在广袤的的黑土地上悄然崛起。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展,榆树市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在从过去的产粮大市向农业强市嬗变。
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榆树市挖掘农产品资源优势,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让产品与消费者有效衔接。积极引进知名电商入驻民营经济创业园区,打造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基地。启动实施“金土地店店通”工程,开展农村电子商务试点示范,鼓励和引导群众网上创业,全市返乡就业大学生2000余人,现有网民60多万,培育了坤泰农产品展销中心、郭老舅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青岳精品编织有限公司等7家长春市首批农村电子商务示范点,2018年实现网上销售额2000多万元。
本地最大的电商企业坤泰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曙光说,经过近几年的发展,经营的乾蕴牌榆树大米取得了长春市、吉林省及国家级众多荣誉。在网络上,“2018中国十大好吃米饭”成为了热搜词,乾蕴牌榆树大米排名十分靠前。2018年,企业大米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过腹转化变粮食包袱为财富
榆树市把发展畜牧经济作为产粮大县实现粮食就地转化、过腹增值的有效途径,拓展了从“五谷丰登”到“六畜兴旺”的富民强市之路。据榆树市农业局负责人介绍,截至2018年,榆树市畜牧业总产值达到67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43%。在弓棚镇建设了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年交易量120万头、东北地区最大的生猪交易市场,搭起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生猪销售通道。榆树市连续11年获得生猪调出大县称号,生猪数量发展到285万头。
五棵树镇养牛产业形成规模,年出栏肉牛在4万头以上,成了名副其实的“肉牛之乡”。以正大集团一亿只肉鸡全产业链项目为引领,打造了现代畜牧业的“榆树样板”。吉林正大食品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高凤洪介绍说,正大集团一亿只肉鸡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48.6亿元,以农民合作社作为项目的立项主体,在饲料厂及养殖场周边布局50万亩饲料玉米生产基地,统一采购生产资料、集约化种植,实现了种养加全产业链融合式发展,为农业大县加快向农业强县转变创出了一条新路。
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
榆树市立足产粮大县的资源优势,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举全市之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基地,着力提升产品附加值,探索出一条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
榆树市在榆陶公路两侧高标准打造了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环城工业集中区两个省级开发区。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3.55平方公里,已引进企业260户,其中规上企业24户,形成了玉米化工、生物制药、白酒酿造、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环城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已引进企业170户,其中规上企业23户,创新优势明显、发展势头强劲。
榆树市依托丰富农产品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着力引进国内外农产品加工行业的战略投资者,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目前,以榆树钱酒业为龙头,全市酿酒企业达到50家,年转化粮食2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15亿元,拉动就业1600人。以中粮生化能源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大型玉米加工企业发展到4家,年加工转化玉米150万吨,带动剩余劳动力就业2200人,切实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榆树市现有温室、大棚面积7.2万亩,棚膜园区104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0个、省级园区29个。保寿镇民悦合作社负责人徐禹庆说:“从2013年成立之初,固定资产从成立之初的十几万元发展到今天的几百万元。近两年,合作社先后投入200多万元修建了农机大库、现代化水稻催芽车间、农产品初加工冷库、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及学习培训设施。随着2017年有机认证的通过,鸭田米的大面积种植,农民每公顷土地能增收5000元以上。”
目前,榆树市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地理标志1件、吉林省著名商标22件、长春市著名商标25件。“三品一标”认证企业27家,认证产品数量45个,总面积132.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22.65%。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23.6万亩,榆树玉米被评为“中国好粮油”,榆树大米被评为“中国百强农产品”,榆树市被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